
通常在大众用户眼中,云计算是互联网平台上的一种创新技术,这种技术让大家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比如你不用再拿着一堆移动硬盘回家办公,回到家中打开电脑,连接上互联网后只用轻点几下鼠标,你想要的工作数据就能从互联网中同步到家里的电脑。
如今的云计算市场被认为潜力无限,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15~2018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平均每年将增长26%,而中国将以4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这样一种市场前景下,每家企业都想往云计算方面靠拢,任何领域的产品加个"云"字,就会显得很有科技含量,像云存储、云测试、云安全等让人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但是这种云雾缭绕的环境让企业级用户感到头疼,在他们看来开放的互联网平台是一个极其不安全的环境,他们不会将企业的敏感数据放在云端,即使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冷数据,部分企业用户也只是抱着测试的态度将这些冷数据放入云端。
企业用户对云平台的不信任让云计算的发展有了新的改变,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的概念逐渐清晰,大家也开始清楚自身的业务模式究竟适合哪种云平台的应用。在企业级用户看来,私有云是他们的首选,因为安全性、可控性高,私有云的部署让他们享受到了云计算带来的便利。
企业部署私有云遇到的困难
当然,企业部署私有云架构并不是像普通用户那样连接互联网轻点几下鼠标就能完成的事。既然是私有云,就不能利用公共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为承载,企业需要将自己的数据中心改造升级为云计算平台。他们需要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在内的硬件设备,需要各种IT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随着后期业务的发展,还要考虑到设备扩展性的问题。
一些企业CIO看到这里可能就要皱眉了,如此繁琐的部署以及高成本的运营维护,与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部署没有什么不同,那么还有没有必要部署私有云?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回答,看看自身的业务发展和数据规模所带来的数据管理压力就已经有了答案。云计算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在用户需求下推进的,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数据管理难题,居高不下的数据管理维护成本让企业业务的发展停滞不前,而云计算的部署,能够解决这部分压力。但是公有云不安全,现如今的私有云部署又不能有效降低TCO,企业该如何选择?
微软的CPS云平台系统
最近,微软与戴尔合作推出了一款新的私有云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能够为数据中心提供快速、灵活和稳妥的平台系统。利用微软Cloud Platform System(CPS)云平台系统,以及戴尔的硬件设备支持,用户可以轻松的在数据中心中部署私有云。
CPS是在戴尔PowerEdge机架式系列服务器上,预载了Windows Server 2012 R2、SystemCenter 2012 R2与Windows Azure Pack等软件,包含了存储、网络与管理,并且已经预先组装与部署,构成了一个百分之一白由软件驱动,以提供企业快速部署的产品。
CPS是运算、存储、网络与管理都嵌在Hypervisor内的超融合式架构,底层全部采用x86服务器,让整个基础架构所使用的网络、存储与运算等资源,能够透过单一存储池来支配,以便于横向扩充,以强化延展性。这一点就能很好的降低掉企业因为部署管理所带来的维护成本,让企业能够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业务发展而不是数据中心维护上。
戴尔PowerEdge FX2提供超融合硬件支持
另外与CPS合作的戴尔提供PowerEdge机架式系列服务器的硬件支持。对于这一系列服务器,在之前的一段时间,戴尔曾经发布过PowerEdge FX2,这是一款能够把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集成到一个通用的模块化可扩展平台,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扩展基础架构并制定与孙啊以满足业务需求。
在这样一种超融合的软硬件架构基础上,企业部署私有云的成本将会极大降低,其部署过程也将变得简单。云计算是为了帮助用户解决数据管理压力的一种创新平台,如果在部署云计算后仍然不能有效地的降低TCO,云计算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对于企业用户来说,精简的管理、简单的维护将会是他们首选的方式,而微软的CPS与戴尔PowerEdge机架式系列服务器这种超融合的软硬件模式必然会成为私有云领域的主流。
{{item.summary}}
{{item.summary}}
填写您的感兴趣的产品及个人信息,提交成功后会有专人与您沟通,为您提供专属底价。
请输入公司名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
请输入邮箱
请选择
*验证码无效
恭喜您,秒杀成功!
后续工作人员会与您进行联系
抱歉,您没有抢到!
您还可以参与其他产品的秒杀活动哦
信息提交成功
感谢您参与我们本次的问卷调查活动
请补全您的身份信息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
订阅成功
我们将每月通过邮箱发送资料报告发给您
请输入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如果您对当前页面内容感兴趣,
可填写“项目咨询单”,
进行专业咨询及帮助。
* 点击确认按钮或关闭Cookie弹窗代表您已同意以上内容。
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输入您要写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