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06/08
今天,“云原生”这个概念已经席卷了全球,特别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扩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容器和云原生的技术和方式,以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但是,容器的流行也给企业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带来了重大挑战,存储就首当其冲。容器的最大特点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企业的数据却需要长久的存储和备份。
基于此,容器持久化存储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持久化数据保护管理,之于数据独立于容器应用生命周期的存在就显得至关重要。
为此,戴尔科技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即基于最新的CSI接口,实现了存储插件的一系列功能,使得Dell EMC的企业级存储产品都能够轻松接入Kubernetes,真正为容器平台提供了高效、可靠、安全的持久化存储服务。
不仅如此,戴尔科技还在市场上推出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同时针对虚拟机、应用程序和Kubernetes的企业级保护解决方案,可化解容器持久化数据保护管理的难题,帮助企业能够以最快捷和最简单的方式完成云原生架构的落地,由此可以从“容”不迫的迈出云原生之旅。
众所周知,云原生最初的架构设计中,强调的是云原生应用进程必须是“无状态”的,且是可以在各个节点中共享的。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云原生应用可以随时启动,随时动态伸缩,任何一个应用进程出现问题或者“挂掉”,对整个云原生应用不产生任何影响。
同样对存储基础设施而言,正常情况下应用要实现持久化的数据存储,则可以交给后端的存储来提供服务,按照传统模式部署在物理机环境中或虚拟机环境中处理就行,即“back-end Service”,因而云原生在最初兴起时,其实是很难看到把数据持久化应用到容器环境之中的。
但随着云原生的兴起,容器化的发展趋势可谓“势不可挡”,这样就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Kubernetes容器不断从最开始的“无状态”应用部署场景延伸至多种类型数据处理的业务场景。
比如Devops开发运维、持续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训练等,这对容器持久化存储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戴尔科技集团售前系统工程部解决方案架构师林小引看来,这种全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三个维度:
从启动速度看,容器本身的特点是轻量级的,因此它的启动速度比传统物理机和虚拟机要快很多,如果说容器是以秒为单位来启动的话,那么传统处理器和虚拟机则是以分钟为单位启动,这样就出现了启动速度“不同步”和“不匹配”的问题,这就要求容器底层的存储挂载也能要够匹配容器快速启动的速度。
从工作负载看,容器应用的生命周期相对传统工作负载往往更弹性、更短暂,同样这也就导致了容器的数据存储要能够支持容器这种生命周期特性。例如,企业的容器数量,需要从五个并发容器弹性伸缩到十个以上,那么底层存储也需要动态和快速的响应这样的需求,这就要求存储也必须具备动态地提供存储的能力。
从扩展能力看,鉴于轻量级的特性,企业部署的容器规模通常都比较大,且是跨多节点分布式部署,因而也需要底层的存储对并发访问的支持能力要高,能够支持大量物理服务器的接入,同时自身能够支持横向扩展,以满足容器大规模的、分布式的部署要求。
不难发现,随着容器不断成熟以及应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都希望将其应用迁移到容器之中,以完成应用的现代化改造,如典型的数据库、数据共享等等,但之前大部分的存储设备往往都不是为容器应用持久化而设计和开发的,这样造成二者的“矛盾”越演越烈,化解这种挑战俨然已“刻不容缓”。
回头来看,业界在化解数据持久化这个难题时,其实也一直是处于探索与实践之中的。此前,Kubernetes对存储插件就是以“in-tree”的方式来支持的。
所谓“in-tree”,是指存储插件的代码维护在Kubernetes的主干代码中,与核心Kubernetes二进制文件一起进行链接、编译、构建和发布,这种方式尽管可以和容器编排器共同协作了,但缺点其实也较为明显。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
由于存储的多样性及更新迭代的周期与Kubernetes的迭代周期不一致,就会导致存储插件的开发者很难保持双方的“步调一致”;
再如,部分商业存储系统的支持代码不方便开源;
此外,第三方存储插件中出现错误,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Kubernetes运行的稳定性等等。
在此背景下,CSI(Container Storage Interface)这种全新的方式应运而生,它是容器编排系统(CO,如Cloud Foundry, Kubernetes,Mesos)集成存储系统驱动程序的最新方法,定义了行业标准的“容器存储接口”,可以使容器和存储插件之间彻底实现“解耦化”。
据了解,CSI的标准是Kubernetes在v1.9版本引入,并在v1.13版本中正式GA的,CSI的存储插件被称为“out-of-tree”,相较于早期的“in-tree”方式,它的代码独立于Kubernetes,可由存储厂商独立构建、发布。
因此存储厂商只需开发一个符合CSI标准的插件,就可以让它在多个CO系统中工作,而且也不再需要绑定到CO的发布计划中,可以做到独立开发、异步安装,目前已成为主流的存储与容器编排引擎结合的新方式。
而戴尔科技早在2018年Kubernetes发布CSI之初,就高度重视该标准,并从当年开始就陆续面向Dell EMC的企业级存储推出CSI插件,同时还通过开源的方式让客户可以直接在Github上下载安装和使用。
{{item.summary}}
Gartner®《备份和恢复软件解决方案的关键功能》报告出炉,戴尔科技成绩优异
{{item.summary}}
Gartner®《备份和恢复软件解决方案的关键功能》报告出炉,戴尔科技成绩优异
填写您的感兴趣的产品及个人信息,提交成功后会有专人与您沟通,为您提供专属底价。
请输入公司名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
请输入邮箱
请选择
*验证码无效
恭喜您,秒杀成功!
后续工作人员会与您进行联系
抱歉,您没有抢到!
您还可以参与其他产品的秒杀活动哦
信息提交成功
感谢您参与我们本次的问卷调查活动
请补全您的身份信息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
订阅成功
我们将每月通过邮箱发送资料报告发给您
请输入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如果您对当前页面内容感兴趣,
可填写“项目咨询单”,
进行专业咨询及帮助。
* 点击确认按钮或关闭Cookie弹窗代表您已同意以上内容。
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输入您要写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