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06/11
DIY和VxRail中间差了多少个运维?
小编掐指一算
至少是1个起步
为什么不是2个或3个呢?
听小编从一位客户的真实经历
给你一一道来
近年来,超融合因其优势特点,成为IT市场上的香饽饽。某通信行业客户为了满足未来IT建设需要,也考虑引入超融合技术,希望能借助超融合的弹性,更好地支撑业务。
需求有了,下一步自然是要开招标大会了。
于是乎,江湖上自认为是超融合能手的英雄豪杰纷纷接受响应,群雄逐鹿,好不热闹,五花八门的技术口号可把客户弄得晕头转向。
当然,客户也不是吃素的,定了定心神,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
技术验证测试,安排上!
要说这验证测试就是好使,“火眼金睛”之下,虚有其表的方案立马就现了原形,就比如:
➤ 有些是硬件兼容性差,做个简单的虚拟机迁移就需要调整网络架构;
➤ 有些属于半自动化,系统更新需要人工匹配监督依赖性,否则容易引发严重后果;
➤ 有些则是有明显的安全问题,整个平台的授权全靠一个外置的USB,要是哪天负责机房清洁的阿姨好奇心发作拔一拔,那后果可就酸爽了。
欣喜的是,筛选之后,剩下的方案只有寥寥几个。再一番考察后,客户最终锁定商业软件VMware vSAN身上,希望通过它来实现超融合平台,但要如何实现呢?一种方法是简单现成的戴尔易安信VxRail方案,不过内部也有声音希望保持硬件开放性,要求通过DIY自建平台来搭建。
双方讨论后,决定再拿出“火眼金睛”,通过测试环境模拟两个最常见的维护场景:1.固件升级;2.集群健康评判,来分析两个方案的优劣。
DIY方案从收集现有各层固件版本开始,到查询版本的相互依赖性,再到逐层执行升级,全部需要依赖人工。客户做了统计,一个简单的固件升级,细分出来的工作就有十二项之多,整个升级过程大部分耗时是在人工检索和匹配环节。
DIY方案只能通过人工分别查看硬件和软件的日志并逐一查找告警内容来判断是否有隐患。
反观VxRail,凭借VxRail Manager强大的集成能力,可为用户管理各种日常硬件运维操作(包括节点加入,部署,监控,更新和退役等)。软硬件升级中,VxRail可以一键自动化完成,客户只需关注作业执行进度即可。而在健康评判方面,VxRail通过ACE出具的健康分数,集群健康状态一目了然。
{{item.summary}}
{{item.summary}}
填写您的感兴趣的产品及个人信息,提交成功后会有专人与您沟通,为您提供专属底价。
请输入公司名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
请输入邮箱
请选择
*验证码无效
恭喜您,秒杀成功!
后续工作人员会与您进行联系
抱歉,您没有抢到!
您还可以参与其他产品的秒杀活动哦
信息提交成功
感谢您参与我们本次的问卷调查活动
请补全您的身份信息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
订阅成功
我们将每月通过邮箱发送资料报告发给您
请输入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如果您对当前页面内容感兴趣,
可填写“项目咨询单”,
进行专业咨询及帮助。
* 点击确认按钮或关闭Cookie弹窗代表您已同意以上内容。
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输入您要写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