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05/20
最近几年,超融合在中国市场的火爆程度不亚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自2013年超融合概念首次在中国出现,到2016年中国迎来“超融合元年”,再到这两年超融合开始广泛落地各行各业,短短8年时间内,超融合就完成了技术与市场“鸿沟”的关键跨越。
根据IDC全球融合系统季度追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融合系统市场收入增长至45亿美元,其中超融合系统收入25亿美元,已占融合系统市场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另一份报告中也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的全球企业中,超过72%的企业已经部署或计划部署超融合。此外在采用混合云的企业中,超融合的采用数量更是猛增至三分之二,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了超融合已成为混合云架构中的重要选择。
而谈到超融合,就不得不提到戴尔科技集团,同样在上述报告中,戴尔科技已连续15个季度引领超融合市场,其行业占比为32.6%,接近1/3。同时,历经多年的发展,今天戴尔科技在超融合市场更形成丰富的产品家族,包括:
基于VMware的标准化超融合系统VxRail系列;
与微软联合推出的超融合基础架构AX系列;
支持大规模分布式集群的“分离式”超融合系统PowerFlex系列。
可以说,在整个超融合市场,戴尔科技不仅实现了连续的“霸榜”,更形成了在市场中的绝对“统治力”。
❸ 在未来的超融合市场中,戴尔科技又将如何持续实现对市场的创新和引领呢?
背后的关键原因是,超融合的出现真正解决了传统IT架构采购部署周期长、管理运维复杂、系统整体TCO持续攀升、IT无法满足业务快速扩展需求等难题。
而超融合将传统IT架构中的三层架构融为一体,根据用户需求在出厂前就完成预置和优化,实现了IT的迅捷部署,简化了IT的运维管理,同时降低了成本,并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
这种传统的三层架构构建的超融合,在戴尔科技集团联合中桥咨询联合发布的《“新基建”推动超融合升级》白皮书中(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白皮书),也被称之为“老三层”。
虽然“老三层”能够快速使三层变为一层,但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满足“敏态”加“稳态”的需求。换句话说,这个阶段的超融合架构通常被用作实现IT的“敏态”,而传统核心应用则仍然采用“稳态”架构。
“敏态”和“稳态”之间无法实现一致性的管理,这就给应用的快速部署、运维以及工作负载双向动态迁移带来“屏障”。
一方面,企业已有应用迁移到超融合架构周期长,对业务影响大,并形成了新的独立管理单元。
同时,用户要在“稳态”和“敏态”中选择,很难保证全业务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负载双向迁移应用的企业级一致性需求。此外,随着物联网和AI的普及,以应用为核心的超融合私有云部署也难以满足企业构建现代化应用交付平台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需求。
另一方面,大部分传统“老三层”超融合都基于开源软件构建。
而这样的架构和系统往往会出现开支前轻后重、稳定性难以保证、协作创新壁垒多等难题,不仅让企业业务的稳定性受到挑战,同时也难以获取一致性的管理和服务,这大大限制了企业应用的现代化转型。
也正因此,要同时实现企业关键业务“稳态”和“敏态”的融合,超融合架构就要从最初的以迅捷部署、简化管理和提升IT对业务的响应速度为主要目标,向跨架构层、多云资源层和应用开发层的、具有企业级一致性的现代化超融合平台升级。
对于这种进化和演进的过程,也被称为超融合从传统“老三层”到现代化“新三层”的升级,其核心是指需要架构层、混合多云资源层以及应用交付层全面的创新,由此才能实现资源的动态适配、应用持续交付和企业级一致性的服务和管理,最终满足企业在新时代下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面对这种全新的市场变化,作为超融合市场的领导者,戴尔科技集团一直保持着创新求变,并打造了基于VMware的标准化超融合系统VxRail系列,与微软联合推出的超融合基础架构AX系列以及支持大规模分布式集群的“分离式”超融合系统PowerFlex系列在内的三大超融合家族。从而不仅实现了对现代化超融合系统的价值重构,也引领了超融合市场的未来发展之路。具体来看:
01.基于VMware的标准化超融合系统VxRail系列
VxRail所建立的数据中心只需要一个管理界面(vCenter)实现硬件、软件、超融合体系和虚拟化环境的统一管理,是所有超融合解决方案中管理集成度最高的平台。
与此同时,VxRail在帮助企业用户更好的应用超融合新技术,实现基础架构“降本增效”的同时,更以丰富超融合的产品线满足企业不同应用场景的创新需求。
目前,VxRail超融合提供了业界最为丰富的产品系列,包括:
P系列主打关键业务场景;
V系列主打VDI应用场景;
G系列主打人工智能应用;
E系列面向入门级市场;
S系列针对存储资源的优化;
D系列针对边缘和极端应用环境等等。
不仅如此,面对混合多云的兴起, VxRail系列也正通过不断的重构和创新,率先在业内以VCF on VxRail超融合软硬件一体化的全新形式为客户打造出了面向数字化转型的云“底座”。
这款产品与VMware进行深度集成,实现了从VxRail硬件到VCF 4.0软件的全自动化安装、配置、升级,极大降低基础架构的运维难度,不仅可以更快速地支持企业应用现代化的转型,也加速推动了企业迈向混合多云的新时代。
02.与微软联合推出超融合基础架构AX系列
据了解,这次与微软联合推出的超融合基础架构AX系列具有灵活的配置选项,从2节点到16节点,能够满足用户不同使用场景的要求。
针对性能和密度进行优化的AX-640,非常适合需要性能、成本和密度达到平衡的工作负载;
针对性能和存储进行优化AX-740xd,则非常适合需要高密度存储配置的工作负载;
此外,也有针对边缘、分支机构和分布式环境优化的AX-6515。
上述产品分别提供了1U和2U的规格,且支持混合、全闪存和全NVMe的选择。
03.“分离式”超融合PowerFlex系列
此外它还支持多种Hypervisior,是一款非常适合高价值数据库和工作负载、敏捷的私有云部署和数据中心整合的超融合方案。
PowerFlex系列通过将计算和高性能存储资源整合到一个托管的统一结构中,提供灵活性、弹性和简便性,同时实现大规模集群的可预测的性能和抗风险能力。除了提供具有丰富数据服务的高性能块存储之外,PowerFlex 系列也为整个基础架构的IT操作和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简单而全面的工具集,从而帮助实现基础架构工作流自动化。
更关键的是,“分离式”超融合PowerFlex系列提供出色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可扩展性。
它具有双层(服务器 SAN)、单层 (HCI)、仅存储或混合体系结构 的部署灵活性,同时也支持小规模起步,从4个节点即可开始构建集群;支持线性扩展, 横向增加节点,最大能扩展到大于 1000个节点,此外这种扩展也能够在线完成,用户可以随时按需增加所需的集群规模。
由此可见,丰富和全面的超融合家族,无疑是戴尔科技在激烈竞争的超融合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其在技术和架构层面实现了全面的创新和领先,真正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也引领了超融合市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普及落地。
{{item.summary}}
{{item.summary}}
填写您的感兴趣的产品及个人信息,提交成功后会有专人与您沟通,为您提供专属底价。
请输入公司名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
请输入邮箱
请选择
*验证码无效
恭喜您,秒杀成功!
后续工作人员会与您进行联系
抱歉,您没有抢到!
您还可以参与其他产品的秒杀活动哦
信息提交成功
感谢您参与我们本次的问卷调查活动
请补全您的身份信息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
订阅成功
我们将每月通过邮箱发送资料报告发给您
请输入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如果您对当前页面内容感兴趣,
可填写“项目咨询单”,
进行专业咨询及帮助。
* 点击确认按钮或关闭Cookie弹窗代表您已同意以上内容。
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输入您要写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