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06/22
一般而言
普通人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
反应时间为200ms左右
经过训练的专业运动员
可以将这一数字缩短到
150-180ms左右
而自动驾驶的反应时间
则必须达到20ms
甚至更快
驾车行驶在瞬息万变的街道上,每一个十字路口,每一片视野盲区,危险往往就藏匿其中。一名合格的老司机往往能够通过丰富的驾驶经验躲避掉多数的风险,但对于“鬼探头”、前车无征兆急刹等突发情况,驾驶员的反应才是避免悲剧的第一要素。
单车智能
有限的信息,极限的反应
显而易见,机器处理紧急情况的反应时间要比人类迅速的多,而现在的自动驾驶也正通过自动辅助驾驶帮助人们处理这些突发情况:前有高速公路120迈多次变道紧急避险,后有市区公路1cm距离紧急制动。人工智能以敏捷的响应保护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即使是如此一般的反应,距离实现真正的自动无人驾驶仍然有很大的距离。
在驾驶的途中,人工智能的反应速度永远会比人类快的多,但在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和处理方式的准确性上,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人与机器的差异所在。如果自动驾驶车辆可以掌握到整个道路信息,从几条车道扩展到整条公路,那么它所做出的判断无疑会更加准确。
车路协同
将“平视”转为“俯视”
从自动驾驶等级的L1-L5,再到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逐步完善,一系列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将单车智能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实现完全智能的自动驾驶不仅需要“智能的车”,也需要“智能的路”。随着单车智能发展进入瓶颈期,车路协同在5G时代的浪潮推动下回归到大众企业的视线中。
车路协同是利用5G等车载网络传感器与高精度地图的紧密配合获知相关路况,再通过V2X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将信息传输到车端,极大的拓展自动驾驶汽车的感知范围。此时的智能驾驶将不止是单一车辆对于道路的智能分析,而是对整个道路信息的全局把控。
如果说单车智能是以驾驶者的视角“平视”道路,那么车路协同就是以上帝视角“俯视”整个街区的路况。
“平视”+“俯视”
趋近于未来的自动驾驶
相比于单车智能,车路协同的成本更低、商业落地速度更快,而通过5G技术实现的智能能力共享则更进一步提高了单车智能的上限:单车智能的安全性主要受制于传感器和算法的影响,任何情况下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视野盲区以及无法识别的物体,通过车路协同,则能消除单车智能的视野盲区。
车路协同配合单车智能,这样的互补关系,让智能驾驶做到更加完整全面的信息获取,相应的,对于路况的分析也能做出近似甚至高于人类的判断。二者彼此赋能,共同向前,才能更好的推动自动驾驶的落地。
{{item.summary}}
高价值心思缜密的均衡型选手:Dell PowerEdge R760xs服务器
{{item.summary}}
高价值心思缜密的均衡型选手:Dell PowerEdge R760xs服务器
填写您的感兴趣的产品及个人信息,提交成功后会有专人与您沟通,为您提供专属底价。
请输入公司名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
请输入邮箱
请选择
*验证码无效
恭喜您,秒杀成功!
后续工作人员会与您进行联系
抱歉,您没有抢到!
您还可以参与其他产品的秒杀活动哦
信息提交成功
感谢您参与我们本次的问卷调查活动
请补全您的身份信息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
订阅成功
我们将每月通过邮箱发送资料报告发给您
请输入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如果您对当前页面内容感兴趣,
可填写“项目咨询单”,
进行专业咨询及帮助。
* 点击确认按钮或关闭Cookie弹窗代表您已同意以上内容。
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输入您要写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