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07/07
几年前,每到电商大促、春晚红包等重大节点,宕机和救火几乎是从不缺席的戏份。你经常可以经历或听闻剁手时提交不了订单、无法付款的情况。
然而近两年,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即便在618大促这样的流量波峰,大多数电商平台都顶住了高并发压力,平稳渡过年中狂欢,除了大促时间从一个日子延长到一段日子外,算力的迅猛增长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看到,算力正进入“基建化”时代。正如中国信通院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所揭示的:2016年到2020年期间,中国的算力规模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2020年的算力总规模已经达到135EFlops,并仍在保持55%的高速增长速度。
不过,算力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01
计算与散热的
“零和博弈”
对不少人来说,“计算”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每一次打开“绿码”,每一次视频会议,每一次搜索点击……都离不开数据中心的处理计算。“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无缝渗透,勾勒出多彩的数字世界。
可当计算量越来越大,功耗也随之上升。以全球最为知名的预训练大模型「GPT-3」为例,GPT-3每次训练都要消耗巨量算力,需用掉约19万度电力、产生85万吨二氧化碳,可谓“耗电怪兽”。
倘若这些电力用在“计算”本身,或许不是什么坏消息。毕竟数字经济时代有个著名的经济学解释,即算力上每投入一元,将带动3-4元的经济产出,“性价比”远高于传统的农牧业和工业生产。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并不乐观。根据开源证券研究所的统计结果,在一个数据中心的能耗分布中,散热系统的占比高达40%。也就是说,数据中心每耗费一度电,只有一半用在了“计算”上,其他的则浪费在了散热、照明等方面。
计算和散热几乎陷入了一场零和博弈,计算量越大散热消耗的电量越大,可是如果不付出足够的能源支撑散热,又将直接影响数据中心的性能、密度和可靠性。
业内也由此流行起了「PUE」的概念,即电源使用效率,用来测算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的比值,被视为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PUE值越接近1,表明非IT设备的耗能越少,数据中心的能效水平越高。目前国内大型数据中心的平均PUE值为1.55,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值也只有1.46。
2020年国内数据中心用电量已超过2000亿千瓦时,占到用电总量的2.7%,预计2023年数据中心的能耗就将超过2500亿千瓦时,2030年时将超过4000亿千瓦时,用电量占比也将上升到3.7%。就这个角度而言,解决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已经是摆在案前的棘手挑战。
{{item.summary}}
高价值心思缜密的均衡型选手:Dell PowerEdge R760xs服务器
{{item.summary}}
高价值心思缜密的均衡型选手:Dell PowerEdge R760xs服务器
填写您的感兴趣的产品及个人信息,提交成功后会有专人与您沟通,为您提供专属底价。
请输入公司名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
请输入邮箱
请选择
*验证码无效
恭喜您,秒杀成功!
后续工作人员会与您进行联系
抱歉,您没有抢到!
您还可以参与其他产品的秒杀活动哦
信息提交成功
感谢您参与我们本次的问卷调查活动
请补全您的身份信息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
订阅成功
我们将每月通过邮箱发送资料报告发给您
请输入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如果您对当前页面内容感兴趣,
可填写“项目咨询单”,
进行专业咨询及帮助。
* 点击确认按钮或关闭Cookie弹窗代表您已同意以上内容。
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输入您要写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