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9/07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据
在地球上
我们每天都会产生
5亿条推文
400万GB的聊天数据
2940亿封电子邮件
……
根据IDC的数据,在2020年,全球创建、捕获、复制和消耗的数据总量约为64ZB,而到了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可能会达到惊人的163ZB,如果将其存储在艾字节数据中心里,整个数据中心可能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建造和维护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
那么,有没有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存储这些数据呢?
当然是有的啦~许多科学家认为,另一种更加高效的解决方案就潜藏在我们的DNA当中:既然DNA能够承载遗传信息,那么它也能够储存数字信息。按照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说法,每一克DNA可存储215PB的数据。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教授马克·巴斯这样说到:
理论上,一个装满DNA的咖啡杯可以存储世界上所有的数据。DNA的存储密度甚至比闪存要大一千倍,而当你制造出DNA聚合物后,它就不会消耗任何能量,你可以编写DNA,然后将其永久保存。
我们可以看到,相比于其他存储介质,将DNA作为存储介质拥有诸多优势:
01
存储密度极高
每个核苷酸,最多相当于两个比特,约为1立方纳米。理论上讲,1立方毫米的DNA便能够存储大约1EB的数据,真正做到把EB级的数据“握到手心里”。
02
存储时间长
在合适的存储条件下,这些DNA可以存储上万年,且几乎没有后期维护成本。
03
能耗极低
使用DNA作为存储介质无需额外的维护成本,由于其高密度的特性,存储数据不再像其他介质一样需要占用大量场地,能耗也远远小于传统介质。
{{item.summary}}
Gartner®《备份和恢复软件解决方案的关键功能》报告出炉,戴尔科技成绩优异
{{item.summary}}
Gartner®《备份和恢复软件解决方案的关键功能》报告出炉,戴尔科技成绩优异
填写您的感兴趣的产品及个人信息,提交成功后会有专人与您沟通,为您提供专属底价。
请输入公司名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
请输入邮箱
请选择
*验证码无效
恭喜您,秒杀成功!
后续工作人员会与您进行联系
抱歉,您没有抢到!
您还可以参与其他产品的秒杀活动哦
信息提交成功
感谢您参与我们本次的问卷调查活动
感谢您的报名
返回首页请补全您的身份信息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公司全称
请输入企业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
订阅成功
我们将每月通过邮箱发送资料报告发给您
请输入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如果您对当前页面内容感兴趣,
可填写“项目咨询单”,
进行专业咨询及帮助。
* 点击确认按钮或关闭Cookie弹窗代表您已同意以上内容。
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输入您要写的评论